組織免疫熒光(IF)---雙標
實驗原理
免疫熒光技術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,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熒光素,再用這種熒光抗體(或抗原)作為探針檢查組織內的相應抗原(或抗體)。在組織中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上含有標記的熒光素,熒光素受激發光的照射,由低能態進入高能態,而高能態的電子是不穩定的,以輻射光量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后,再回到原來的低能態,這時發出明亮的熒光,利用熒光顯微鏡可以看見熒光所在的組織,從而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和定位,以及利用定量技術測定含量。免疫熒光技術分直接法、間接法和補體法,最常見的為間接法。
實驗步驟
(1)石蠟切片脫蠟至水,或者制作的冰凍切片用冷丙酮在4℃固定10-20分鐘;
(2)抗原修復,冰凍切片無需修復;
(3)用0.01M PBST漂洗3次,每次5 min;
(4)滴加正常的血清室溫封閉30 min;
(5)加未標記的特異性抗體,4℃過夜;
(6)用0.01M PBST漂洗3次,每次5 min(震蕩漂洗);
(7)加熒光標記的二抗抗體,37℃濕盒避光作用30 min;
(8) 0.01M PBST避光漂洗3次,每次5 min;
(9)甘油緩沖液封片;
(10)熒光顯微鏡觀察。
注意事項
1.需要使用不同來源的一抗
2.熒光有衰減,寄回或者重拍都可能有熒光消失的現象,建議客戶在下單時增加拍照張數。
3.做石蠟包埋樣本保存及運輸:常溫置于4%多聚甲醛固定液內保存及運輸(需注意固定液的量最好是組織的10倍以上,樣本需完全浸泡于固定液內并防止樣本貼壁固定不良,大標本最好使用大的標本瓶/袋運輸,建議在大標本上按取材包埋要求做多條平行切口,以防標本中心固定不透徹。運輸過程中防止固定液滲漏)。
4.做冰凍切片樣本保存及運輸:-80℃或液氮長期保存,干冰運輸。
實驗結果展示
技術服務與咨詢:027-87735083